吴先生的父亲身体一直很好,69岁了在老家干农活样样在行。去年吴先生母亲去世以后,他的父亲变化很大,基本上不愿意出家门,也不愿意跟人说话了,有亲戚或邻居来看他,他还发很大的脾气。一天下来,他父亲不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在床上睡觉,有时候一天能睡十几个小时。
起初,吴先生和家人都认为是因为母亲离世让父亲太过伤心了,要不了多久父亲就会走出来。但是大半年过去了,吴先生父亲还是没有一点改变。于是,吴先生就将父亲接到了工作地杭州这边一起生活,并带他父亲去医院就诊,当时医生诊断他的父亲是抑郁症。
在吃了一段时间药后,他的父亲的情况依然没有好转。吴先生通过所在的单位同事介绍找到了在杭州大诚医院坐诊的神经内科专家俞玉信主任(原浙大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俞主任详细了解了吴先生父亲的症状后,对其做了相关测验,结果非常不理想,初步认为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即大家通常说的“老年痴呆”。在对老人进行颅脑影像学等检查后,结合老人的相关症状,最终确诊是阿尔茨海默病,老人表现出来的抑郁症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并发症。
俞玉信
主任医师
原浙大附属二院
神经内科
坐诊时间:周二上午8:00-11:00
坐诊地点:杭州大诚医院
擅长:头痛(各种神经性疼痛)、头晕、脑血管病、神经功能性疾病、焦虑、忧郁状态,失眠、老年性智能障碍等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俞主任说:“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来说,现在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但是早期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然而,很多人出现记忆衰退等认知功能下降迹象时,往往将其视为正常衰老现象,或对患病抱有羞耻感,拒绝就诊,这种错误的观念要及时扭转。早发现、早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至关重要。”
现在吴先生的父亲在恢复治疗中,吴先生说:“知道了父亲的病因,我们就能理解他的很多行为了,以后我们会和父亲一起积极配合治疗。”
9月17日:中华老年痴呆防治日
3秒可以干什么?也许你会说3秒太短,打一个哈欠,愣一下神或者.......但你知道吗?每3秒世界上就有一位老人面临记忆的困扰。
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老年痴呆人群已达600万以上(指老年性痴呆)。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人口的25%,届时,我国将有1000万以上的老年性痴呆患者,而80岁以上的老年性痴呆患病率将达到30%,即每3人当中就有一位。
世界上很多名人,如美国前总统里根,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光纤之父”高锟,都是老年痴呆患者。
据相关数据显示,大多数被诊断为老年痴呆的人都在65岁以上,但也有约20万患者为65岁以下的年轻早发病者。预计2050年全球约有1.3亿老年痴呆患者。痴呆已被称为世界上当前的“流行病”之一,在发达国家被估计列为第四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老年痴呆的早期十大预兆
1. 记忆丧失,日常生活受累;
2. 正常规划或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
3. 难以完成家里、工作中或闲暇时的熟悉事项;
4. 混淆时间和空间;
5. 视觉图像和空间关系理解障碍;
6. 语言读写障碍;
7. 东西不能还原或找不到;
8. 判断力下降;
9. 逃避工作或社交活动;
10. 情绪或性格改变。
如何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1. 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生活的习惯,加强血糖血脂的管理、体重的管理。
2. 老年人更要坚持锻炼。
3. 生活压力不能太大,可以通过一些兴趣爱好来排解压力,比如读书看报、下棋、益智游戏、弹奏乐器、跳广场舞、适度打麻将等等,都利于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的。
一位患者家属说,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看着最亲密的人在眼前一点一点地“消失”,自己却无能为力。老年痴呆虽不能治愈,但尽早治疗,正确服药,能减轻症状、延缓病程。
对于这种病,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家人的关心和陪伴显得更为重要。记得多抽点时间,多陪他们唠唠家常,就像小时候他们陪我们一样。
拱墅区3000元/月起
拱墅区7000元/月起
西湖区7000元/月起
上城区6700元/月起
上城区7000元/月起
上城区5000元/月起
拱墅区3500元/月起
上城区5000元/月起
临平区5000元/月起
上城区3800元/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