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杭州 嘉兴 湖州 温州 宁波 金华 台州 上海 丽水 扬州 舟山 衢州 绍兴 南京 更多
小程序&&公众号
资讯首页 康复知识 康复案例 机构介绍 养老资讯 护理知识 儿童康复 上门康复 专家团队 政策资讯 交流合作 疾病知识 白事服务

浙江中医药大学富春康复医院【最美康复人】以爱为纽带,传递善意与关怀

2023-07-22 10:54:47 来源:浙江大学康复医院 点击

写在前面

施苏媚从事护理工作三十余年,曾担任8年护士长和19年护理部主任。2021年,她参与筹建浙江中医药大学富春康复医院,见证了医院的验收通过、首批患者入住等重要节点,抵住了新冠疫情时的巨大压力,深耕于医疗康复事业。


本期《最美康复人》系列报道,带您了解浙江中医药大学富春康复医院护理部主任的爱心与敬业。

大爱至诚,善意传递


护士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载着生命的重托,需要高情感的投入。爱自己的职业,才能爱患者,才能做好护理工作。扎根护理三十多年,始终践行着南丁格尔的精神,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全身心致力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让每一位患者感受到温暖。

而她这份投身护理事业的热情,并非是泛泛而谈,而是由一份刻骨铭心的真实经历所造就。初入职场时,施苏媚的母亲患病,在她所任职的医院入院治疗,情况严重,当时家里条件困难,也无医保。她既要工作又要照顾母亲,深深感到无力,也体会到作为危重病人家属的巨大压力。当时她所在的医院及时伸出援手,予以了部分费用的减免,帮助她陪伴母亲渡过了这一难关。从此她心里更加坚定,要感恩医院,努力工作回报医院。后来施苏媚将这份感恩之心、对患者的同理心,带向了她所从事过的每一个岗位。

施苏媚说:“因为自身经历,我常常站在家属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失望无助,将我接受到的善意传递给更多的人。”在工作中,她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困难,日常开展正能量的培训,提高团队对病人的责任心和爱心,以自身为榜样,对医院抱有感恩之心,真诚对待家属,积极帮助身边之人,传递大爱和善意。


浙江中医药大学富春康复医院党支部书记、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杭州市市级领军人才,在临床护理工作35余年,在小儿科、呼吸内科、骨科、普外科、筹备老年干部病房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精以敬业,追求自我

作为护理人员,打针是一项基础的操作,施苏媚当初就以“一针见血”而出名,一些很难打的针同事都会找她帮忙。她喜欢挑战,多年来总是在最忙的科室工作,她喜欢这种感觉,因为这不仅能充实自己,更能锻炼提升自我。最忙碌的时候,她经常是夜幕沉沉才下班,工作之投入连自己生病发热都不曾察觉,但施苏媚依旧一如往常地主动请缨,永远忙碌在前线,在人手不够时候挺身而出。

施苏媚的敬业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富春康复医院筹建的过程中,也充分体现。无论是手术室还是供应室、内镜室,所有操作她都要自己先学一遍,研究清楚,完全掌握之后再安排人员就位,以求工作更顺畅地进行。

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她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由她领衔的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A类)通过验收,带领团队致力于科研,多次获新技术新项目奖,帮助团队人员获得高级职称;负责或主参省市级以上课题10余项,她同时也是护理正高级职称,杭州市市级引进人才。

热心助人,微笑工作

她总是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在照顾疾病的同时还顾及他们的自尊心,加强心理关怀。有的患者生活习惯不健康,年纪轻轻得了“老年病”,搭起心脏支架,她总是不厌其烦地细心叮嘱、强调,在治疗之余要改变生活习惯、加强锻炼、调整饮食结构,患者信任的眼神、善意的微笑,让她从内心深处感到满足。


工作和生活中,她总是保持勃勃生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我价值,施苏媚在带领护理团队时常倡导和强调的——要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更要快快乐乐工作,健健康康生活这份热心从医院、家庭向社会不断延伸,她经常参加医院和街道社区主办的义诊及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她带领护理人员,协助属地街道承担了大量的防疫任务。2022年富春志愿服务队成立,她被推选为急救公益分队队长。


以身作则,是管理者的基本素养,率先垂范,是施苏媚遵循的理念。她提到,护理的职责不仅仅是在医院内,更是在社会的公共事务中。她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健康,传播正能量。


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三十余年年华消逝,施苏媚从未减退半分对护理职业生涯的热爱。这份爱,旷日持久,绵延无绝……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成就了施苏媚美好人生。


用微信扫一扫,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