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脂肪肝是个“狠角色”,无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都有可能被脂肪肝盯上。全球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中国,脂肪肝已成为第一大肝病。我们的肝脏是怎么一步步被脂肪攻占的呢?其实啊,一切都藏在不起眼的生活细节里……
脂肪=不健康?
一提到脂肪,很多人就会跟“肥肉”“肥胖”以及“不健康”划上=,除了对肥肉避如蛇蝎之外,还恨不得把体内的脂肪赶尽杀绝。但实际上,脂肪也有很多优点,我们需要它来保护内脏器官,给身体保温、储存能量,以应对可能遭遇的挨饿受冻。
正常情况下,食物里的油脂被吸收后,会被分解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再在肝脏重新合成脂肪(甘油三酯)。吃进去的过多糖类,也可以通过类似上面的途径重新合成脂肪。一般来说,肝脏只负责加工,但并不负责保管大量脂肪,合成的脂肪,会坐上载脂蛋白“小船”,通过血液、淋巴,送到脂肪细胞存起来。
脂肪肝怎么来的?
在内脏之外(外周),部分皮下脂肪,也可以坐上载脂蛋白小船,再被遣返到肝脏中囤积,这里面的机制十分复杂,脂肪过多时,可载脂蛋白“运力”有限,无法把大量脂肪及时送出去,如果脂肪无法被大量消耗,就只能滞留在肝脏中,最后发展成非酒精性脂肪肝
还有一些人,长期饮酒,甚至酗酒不停,熬夜更是家常便饭,就会让肝脏不堪重负,可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让酒精性脂肪肝悄悄找上门。如果再进一步发展,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也可能离你越来越近。所以呀,如果不及时干预,你的“小心肝”就会逐渐变成“小脂肝”,再到“小硬肝”,最后变成“小癌肝”。
胡吃海喝容易得脂肪肝,那吃得很少就安全了吗?也不一定!为了减肥,有些人过度节食,又没有足够的运动,就会造成基础代谢率下降,甚至肌肉减少、肌肉功能减弱。这时,一旦恢复正常饮食就容易“反弹”,导致脂肪合成增多,得脂肪肝的几率也会上升。
还有不少体重正常和偏瘦的人也查出脂肪肝,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有一种脂肪肝叫“瘦人脂肪肝”,这部分人虽然体重没超标,但往往有腹型肥胖,也就是脂肪堆积在肚子上或腹部内脏,但四肢肌肉含量偏少。腹型肥胖还有很多潜在危害,比如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脂肪肝在早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人们或许难以察觉肝脏的囧境。而且,有脂肪肝的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其他疾病,比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肾病、高尿酸血症等…这些危险因素,大大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而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因疾病死亡的头号杀手。
脂肪肝逆转“三字箴言”
好在,如果你及时调整生活方式,脂肪肝其实可以逆转!具体怎么做呢?记住以下“三字箴言”,逆转脂肪肝就靠这九个字——
管住嘴:低糖、低脂饮食,平衡膳食、增加膳食纤维。
迈开腿:控制体重和腰围,每周3-5次有氧运动、少久坐,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脂肪合成;适量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加基础代谢率,加快脂肪消耗。
降体重:超重和肥胖患者,最初6个月以内需降低目前体重的5%-10%,逐渐让肝脏重回健康状态!
拱墅区3000元/月起
拱墅区7000元/月起
西湖区7000元/月起
上城区6700元/月起
上城区7000元/月起
上城区5000元/月起
拱墅区3500元/月起
上城区5000元/月起
临平区5000元/月起
上城区3800元/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