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少怕歪,老怕摔”。骨折是中老年人致病、致瘫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髋部骨折甚至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即是——中老年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后果也远比人们想象的严重:20%的老年人在骨折后的一年内死亡,50%的人从此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或称脆性骨折):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也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后果。
如图,从左到右,依次为正常、骨密度低下、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的骨头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是椎体、髋部、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
椎体压缩骨折
有研究表示 50 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约为 15%,50 岁以后椎体骨折的患病率随增龄而渐增,80 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可高达 36.6%。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 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 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与遗传、种族、高龄、女性绝经、出生低体重等不可控因素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过度饮酒/咖啡、营养不良、饮食中钙及维生素 D 缺乏、日照减少等可控因素有关。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药物等明确原因所致的骨质疏松症,临床上以内分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肾脏疾病、消化道疾病和药物所致多见。
骨质疏松有什么表现
1
骨折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骨折后骨折部位出现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等骨折特有的表现。
2
身高变矮、驼背畸形
椎体主要由松质骨组成,较早出现骨量减少,发生压缩性骨折,致身高变矮或驼背畸形。
3
腰背疼痛
骨质疏松性骨折常导致疼痛或疼痛加重。
如何诊断骨质疏松
01/
定量超声波测量
该方法在临床上使用广泛。通过被检测物体对超声波的吸收或衰减以及超声波的反射来反映被测定物体的几何结构。
其测量结果不仅与骨密度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更主要的是提供了可反映骨应力方面的信息。临床上常见的测量部位是跟骨。
02/
双能量X射线
双能量X射线吸光度计:是目前最准确的检测骨质疏松的方法。这个检查以X射线为基础,使用微量辐射来测量骨密度。
检查步骤如下:
1、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的常规体位是腰椎后前位,即屈髋90°。检查时患者需平卧在扫描床中央,并将两腿上抬,搁置于方形塑料块上,从而使脊柱平直。因某些原因而无法屈髋 90°患者,可考虑尝试改用屈髋 45°或髋直位,即屈髋 0°,进行检查。
2、电脑自动记录并分析检查结果;
3、患者整理衣物,离开操作台。
如何选择治疗方式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措施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主要目的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进一步发展、避免骨质进一步减少,消除可能的骨折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调整生活方式
1
科学膳食
保证每日膳食丰富、营养均衡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生活方式。
注意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
2
充足日照
一般将面部及双臂皮肤暴露照射15-30 min即能满足合成的需要,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
3
合理运动
长期坚持有规律地负重行走或跑步、爬楼梯,可以增加椎体的骨密度。
因此,无论男女老少,只要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及体力劳动,均可减少由于增龄而导致骨量丢失。
若卧床 1 周椎骨矿含量降低 0.9%,当骨矿物质含量减少 30% 时极易发生骨折。因此,老年人手术后或严重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尤其要避免长期卧床,提倡早日下床活动。
4
预防跌倒
跌倒往往是造成骨折的最常见危险因素,所以中老年高危人群和家属应提高防护意识:避免走楼梯,家庭走道保持通畅,卫生间安装夜灯、安全扶手、铺防滑垫;必要时使用拐杖或助行器。
5
避免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非常多,我们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种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癫痫的药物(比如说苯妥英钠)、含铝的制酸药和质子泵抑制剂、化疗药物(比如说甲氨蝶呤)、芳香酶抑制剂、抗凝药、糖尿病药物(噻唑烷二酮类)。
钙剂和维生素 D 补充剂
1
钙质
成人推荐摄入量为每日 800-1000mg 元素钙,50 岁及以上女性推荐摄入量为每日 1200 mg。
2
维生素 D
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每日 600 IU,当用于骨质疏松症防治时,推荐剂量为每日 1000-2000 IU。
食物中最好的钙的来源:
奶制品:牛奶、奶酪、酸奶,布丁
绿色蔬菜:西兰花、菠菜、芹菜、空心菜等
海产品:虾皮、裙带菜、海带等
豆类:红豆,绿豆,黑豆,豆皮,豆浆等
骨质疏松是很普遍的疾病。不仅影响形象还可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亚洲女性是高危人群。
预防骨质疏松要从年轻时就开始,平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健康的生活习惯。必要时看医生,药物治疗。
愿你,有坚强的内心,也有坚强的骨骼。
杭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下城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办于1956年,是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公立医院。医院建筑面积2万余平米,住院部新大楼建筑面积1万3千多平方米,目前实际开放床位490张。设有VIP套间、双人、三人等多种规格病房,环境温馨,可满足广大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康复需求。
诊疗特色:现代西医康复治疗技术与传统中医康复手段相结合,对患者病情进行科学的康复功能评价,量身定制诊疗方案,实施“一对一”式康复训练。
入住联系电话:0571-86029959
拱墅区3000元/月起
拱墅区7000元/月起
西湖区7000元/月起
上城区6700元/月起
上城区7000元/月起
上城区5000元/月起
拱墅区3500元/月起
上城区5000元/月起
临平区5000元/月起
上城区3800元/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