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医院副院长黄抒伟教授领衔的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成功应用冲击波球囊(Shockwave)治疗一例冠脉内严重钙化斑块患者。这是该技术在我省中医药系统范围内开展的首例,这一技术也给广大的复杂钙化冠脉病变患者带来了福音。
今年68岁的张大爷(化名),既往有胃溃疡病史,半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痛等不适,以为是胃病在作祟,一直没在意,直到最近一段时间胸痛难忍,为做胃镜检查才来到省中钱塘院区。入院后经过综合分析,黄抒伟教授判断患者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并迅速为张大爷做了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然而造影结果提示张大爷三支冠状动脉血管均存在严重狭窄,其中最重要的左前降支存在严重钙化斑块,介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建议患者选择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以期一次性解决三支血管问题。然而经过张大爷与家人商量后考虑张大爷年龄较大,搭桥手术风险较高、创伤大,暂不考虑外科搭桥手术。
经过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专家们慎重讨论后,黄抒伟教授为患者制定了分次介入治疗以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在经过第一次药物球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处理左回旋支病变和第二次药物涂层支架处理右冠状动脉病变,共两次顺利介入手术后,张大爷的胸痛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
近日张大爷再次入院处理血管钙化程度最重、病变最复杂的左前降支,黄抒伟教授等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专家们讨论后认为冠脉内旋磨术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需应用目前最先进的冲击波球囊技术来治疗冠脉内严重钙化病变。经过充分准备及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此项新技术治疗,术前,和往常看手术前的病人一样,黄抒伟教授也去张大爷的病床前再次看望他,了解各项术前指标,并叫他放宽心。
在进行冲击波球囊手术前,为了明确张大爷血管狭窄和钙化情况,浙江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对左前降支进一步完善了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显示:前降支近中段严重狭窄并伴有360°的钙化斑块。
黄抒伟教授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为张大爷实施了该项新技术,在冲击波球囊技术实施后,重复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进行验证,看到钙化环被打开、可见裂隙,后顺利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手术非常成功,取得效果令人满意,张大爷胸痛症状完全好转,并于近日出院。
冲击波球囊是目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治疗的全新技术,该技术通过球囊导管产生声压力波。它穿过柔软的血管组织,选择性地使血管壁内的内膜和中膜钙化断裂。在避免对血管损伤的同时,针对性地破坏血管内膜上和血管壁的深层钙化病变,击碎患者心脏冠脉血管内最坚硬的“钙化石”,从而明显改善血管的顺应性,更好地辅助后续的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治疗。
冲击波球囊的优势在哪里?
既往处理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有冠脉旋磨术,仅能处理血管内钙化表层,临床上有出现冠脉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且无法消除血管中膜及深层钙化问题,也无法充分使血管恢复弹性。冲击波球囊技术可以震碎钙化病变,恢复管腔弹性且不影响血管内膜完整,从根本上治疗血管内钙化,同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与性价比,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更好,且操作简单,已在欧美国家成为首选的钙化病变处理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人群年轻化,使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浙江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黄抒伟教授领导下不断突破常规治疗手段,积极开展了冠脉旋磨术(RA)、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房颤左心耳封堵术、无导线起搏器等新技术,结合浙江省中医院特色中医药学治疗方法,共同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浙江省中医院城东分院即浙江省康复医院,是浙江省民政厅直属的一所集复、医疗、 特殊教育、培训、科研于一体的纯公益事业单位, 于1987年4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立项,1992年3月正式开业。
医院座落于杭州城东钱塘江畔,毗邻钱江新城,总建筑面积10210平方米,现开设康复床位150张。
进驻城东分院的康复科拥有完善的医疗团队,各专业医师配备合理,由康复医师、骨科医师、内科医师、中医师、资深康复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及专业的护理团队组成,人员梯队配备合理。
目前开设床位45张,拥有200余平方米康复治疗室,配备完善的现代化康复治疗设备,如.MotoMed,日本进口的多功能电脑牵引床法国进口的下肢持续性被动运动治疗仪、美国进口的超声波治疗仪、吞咽障碍治疗仪、多功能情景互动训练系统、三维步态分析训练系统、多功能尿动力学分析仪等。
入住联系电话:0571-86029959
拱墅区3000元/月起
拱墅区7000元/月起
西湖区7000元/月起
上城区6700元/月起
上城区7000元/月起
上城区5000元/月起
拱墅区3500元/月起
上城区5000元/月起
临平区5000元/月起
上城区3800元/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