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家长总是期待孩子快点长大,期待着孩子长大了就会听话、懂事、懂得体谅父母的不易,在生活上也会有担当。可事实上,好像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这样,有很多的孩子,越大越偏激,越长越不体谅他人。
一直以来人们都有一个误区,认为长大了就成熟了。其实,成长不等于成熟。
家长期待的其实不是成长,而是成熟。
成长&成熟
归纳
成长更像是一种过程。
成熟更像是一种状态。
对象
成长的判定是和自己比较。
成熟的判定是和社会相同阶段大多数的人比较。
标准
成长没有客观的标准,变化本身便是一种成长。
成熟有客观的标准,过早的成熟是早熟,相对较迟的情况则是不成熟。
内容
成长有生物性特征、被动的、变化的、结果预期较难。
成熟属于精神层面的较多、主动的、稳定的、结果可预期。
成长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这期间我们会有许多不同的尝试,其中必然会有失败的情况。有时我们可以靠自己再一次站起来,而有的时候可能就只能放弃。
成熟是一个丧失的结果,成熟本身就说明我们有了一些较为有效模式,不再仰仗天马行空的创造性,形成了某些程度的路径依赖。我们放弃了许多看似不合时宜的行为,就像18岁的行为不可能在30岁也依然合适,为了适应30岁的状态,我们就要舍弃18岁的模式。而在这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创新、尝试,不断地改变与适应,从而发现新的有效模式。然而这个丧失与创新的过程本身就是成长。
成长和成熟是相互转化而又对立的,成熟是成长过程中发现的成功模式的路径依赖,成长是成熟模式的再调整。相对的那些使用失败模式的人,就会误入歧途。
家长在明白这几点之后所需要做的就是节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关注并允许孩子的变化与试错。当孩子因试错出现消沉时,家长需要冷静观察静待时机后再给予适当的鼓励,要让孩子有一个自我理解和自我处理的过程,过早的干预会打断孩子正常的成长路径。而孩子没有成功的度过难关,开始依赖错误的模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时,家长或老师需要及时给予影响与干预,以防止孩子误入歧途,进入行为模式的恶性循环。
总之,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那就是可被允许的。只要孩子在做他这个阶段该做的事情,那就是成熟的。如果长期出现与当前不适应的情况,就需要进行一定管教与干预。
所以家长不是标榜孩子成果的标杆,而是孩子发展最后的底线。
拱墅区3000元/月起
拱墅区7000元/月起
西湖区7000元/月起
上城区6700元/月起
上城区7000元/月起
拱墅区3500元/月起
上城区5000元/月起
上城区5000元/月起
临平区5000元/月起
上城区3800元/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