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ER //
有没有体会到气温断崖式下降的威力?一波波寒潮迎面袭来。
这几天杭州的温度,直接下到零度,也迎来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短袖直接到羽绒服,无缝链接……看着天气预报的温度,就忍不住瑟瑟发抖。
“全面入冬”的季节里,人群中总有几个穿着单薄的异常醒目,不禁让人困惑:为什么有的人这么不怕冷?
4个因素影响“抗寒”能力
浙江医院全科医学科熊艳华副主任中医师表示,人类对寒冷的耐受度,除了和基因有关,也和皮下脂肪厚度、肌肉量、体型和性别息息相关。
肌肉量
脂肪只能储存热量,但肌肉能够自主产热。人体产热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肌肉细胞含有丰富的线粒体,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部位。
肌肉组织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纤维分布,血液流动则会给肌肉带去热量,血液循环越快的地方,身体越温暖。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离心脏最远的手脚往往最先感知冷。
脂肪量
脂肪大多分布于皮下,是人体内储存热量的主要方式,同时也具备保暖作用。但脂肪并不能让自己产生热量,它的御寒机理是阻止体热散失,相当于隔热保温。
打个比方说,脂肪就像是外套,可以帮你挡风保暖,却无法自己产热。
体型
《美国自然人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骨架小的人皮肤散热的速度更快,御寒能力大大降低。
相对来说,女性骨架更小,因此更容易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况。
性别
从生理角度,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不同,造就了温度感知差异。
男性生殖器官中的睾丸不耐高温,需要维持比体温低的温度,否则会伤害精子;女性如果不注意保暖,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不适。
不怕冷可能和基因有关
研究发现,不怕冷可能是天生的。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一种人,当你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他们即使穿得很少,依然不觉得冷。
这种不怕冷的“天赋”,可能和基因突变有关。
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和立陶宛体育大学的科学家发表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缺乏α-肌动蛋白-3的人,似乎比具有该蛋白的人更能忍受寒冷。
α-肌动蛋白-3是肌肉中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全世界约有1/5的人缺乏。
研究发现,在缺乏α-肌动蛋白-3的基因变异人群中,近70%的人能够将体温维持在35.5℃以上;只有30%的有α-肌动蛋白-3的参与者能够做到这一点。
换句话说,缺乏α-肌动蛋白-3的人,通常更能抵御寒冷。
不过,研究人员提醒,与基因正常的人相比,有这种基因变异的人不适合控制力量、爆发性运动,同时也更容易患肥胖症、2型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紊乱症。
其实,怕冷也没什么,基因并不能控制,即便没有抵抗寒冷的天赋,也依然可以调节抗寒能力,比如,注意保暖,羽绒服裹到脚又有什么关系呢?再比如,还有热水袋、暖宝宝等取暖神器呀。
那么,一起愉快地裹成一头小熊,过冬吧。
浙江医院康复治疗中心由康复医学科主任林坚担任中心主任,心脏康复科主任王伯忠任常务副主任,朱利月任副主任。康复治疗中心成立之初便致力于面向全院提供优质的康复治疗服务。
主要以脊柱脊髓损伤、脑卒中、脑外伤、神经系统、骨关节伤病引起的功能障碍为康复治疗的对象,同时对老年病、危重病、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相关疾病开展系统的康复训练和治疗。
目前,中心拥有康复治疗师2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
入住联系电话:0571-86029959
拱墅区3000元/月起
拱墅区7000元/月起
西湖区7000元/月起
上城区6700元/月起
上城区7000元/月起
拱墅区3500元/月起
上城区5000元/月起
上城区5000元/月起
临平区5000元/月起
上城区3800元/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