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适当的运动是最低成本的预防疾病的方法。运动可以保持心脏活力,保持搏血量,长期运动的人心率偏慢,每搏量大。
然而,“运动猝死”的新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来,明明平时看起来身体挺健康的人,怎么只是运动一下,就能造成如此严重后果?
原来,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和运动时间的延长,运动也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运动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程度,会导致心跳加快,心律失常发生概率增加,还可能导致左心增大,心肌结构改变,猝死率增加。
近日,我国学者分析数据发现了最易出现“猝死”的3种运动。
研究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2007~2021年与运动相关的374例猝死事件,发现运动相关猝死发生后,仅有23人(6%)及时得到现场救助,2例使用了体外除颤设备(AED)。调查显示,篮球(34.5%)、跑步(19.5%)和羽毛球(12%)导致的相关猝死人数位列前三名。
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唐礼江主任医师介绍,运动性猝死指的是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近年来有关运动性猝死的案例中,有的发生在工作时,有的发生在马拉松、健身、跑步等运动时。一般分为心源性猝死(占81%)和非心源性猝死两类。而心源性猝死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患者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可能是隐匿性的),另一种是超负荷运动导致突发心脏缺血、恶性心律失常。
唐礼江认为,运动本身并不是导致死亡的原因,之所以诱发意外,与几个原因有关:
1.爱运动的人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常疏于体检,如果有潜在疾病没被早发现、早诊治,就可能导致运动性猝死。
2.绝大多数人参与运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下班后,有的人此时身心俱疲,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容易诱发意外。
3.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饮酒、熬夜、压力大等。
4.这几项运动相对于其他运动强度较大,如果运动者平时没有规律运动,未按照循序渐进的要求进行科学运动,突然运动就可能成为恶性事件的诱因。
最大程度降低运动猝死风险,控制好心率是关键。
浙江医院心脏康复科主任王伯忠主任医师介绍,心脏的每次跳动都会推动全身血液流动,运动强度越大,心脏对运动刺激的反应越明显,心率就越快。
大多数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钟。但由于运动项目类型、强度、时间、人体耐受程度不同,每个人运动心率有显著差异,因此专家们划定了一条运动时最大心率的“警戒线”:
一般成年人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如果超过则可能发生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如何控制运动前后的心率水平?大致分三个阶段:
运动前
热身阶段的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60%,相当于小强度运动,适合做些简单的活动热身,以伸展运动、慢跑和适度快步走等为主,持续10~20分钟左右,心率从最大心率的55%逐渐增加到60%,以刺激心肺,让身体意识到运动已开始。
运动中
有氧运动+适当无氧运动,以整体感觉舒适为宜,心率从最大心率的60%~65%逐渐增加到70%~80%,相当于中等强度运动。
如果进行高强度运动,心率可达到最大心率的80%以上,但这种心率的持续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尤其是有基础病人群,一旦达到最大心率水平,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即放慢速度、降低节奏。
有的人会发现,自己的运动强度不大,但心率升得很高。这是因为运动前后不太注意热身和放松,有氧能力又较弱导致的。此时可先做热身运动,将整体心率稳定在100~140次/分钟,再推进运动进程。
运动后
不要立即停止运动,要慢慢降低运动强度,可采用慢走5~15分钟的方式进行。
此时,由于心率是从较高水平下降,身体从运动状态恢复到安静状态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运动结束后心率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到安静水平。
一个人心肺耐力越好,运动结束后心率下降速度越快,反之下降速度越慢。如果训练持续时间长、训练强度大,身体在疲劳状态下,心率下降速度就会比较慢,恢复安静心率水平的时间也就变长了。
为实时了解心率情况,运动时不妨佩戴常见的心率监测设备,如运动手表、运动手环等,以把握运动强度;也可通过自我感觉衡量运动强度,例如中等运动强度的主观表现为呼吸心跳加快,但仍可不停歇对话交谈。
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杜常青主任医师表示,一旦发生猝死,前4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间!抢救开始越早成功率越高、后遗症和并发症越少。每延误一分钟,抢救成功率就下降10%。如遇到有人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喘息样呼吸,首先不要惊慌,切记,千万不要自行送往医院!首先判断是否发生心脏性猝死。
第一步只有自己一人的情况下,先拨打急救电话120,简要说明一下情况和所处的位置。如果有别人在场,让别人拨打急救电话。
第二步立即让病人平躺仰卧,下颌抬起,头部后仰。
第三步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跪在病人一侧双手重叠,手掌根部正中置于其胸部中央双乳头连线的中点连续用力快速垂直向下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以上,按压幅度至少5cm。未经心肺复苏培训者,可以只按压,不必吹气,一直坚持到专业急救人员到来。这几分钟胸外心脏按压可以让血液中的氧气维持最低限度的脑部供氧,避免脑死亡,为成功抢救病人赢得宝贵的时间。
第四步如果配有体外自动除颤器(AED)的场所,胸外心脏按压之后,立即配合使用AED,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可以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浙江医院康复治疗中心由康复医学科主任林坚担任中心主任,心脏康复科主任王伯忠任常务副主任,朱利月任副主任。康复治疗中心成立之初便致力于面向全院提供优质的康复治疗服务。
主要以脊柱脊髓损伤、脑卒中、脑外伤、神经系统、骨关节伤病引起的功能障碍为康复治疗的对象,同时对老年病、危重病、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相关疾病开展系统的康复训练和治疗。
目前,中心拥有康复治疗师2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
入住联系电话:0571-86029959
拱墅区3000元/月起
拱墅区7000元/月起
西湖区7000元/月起
上城区6700元/月起
上城区7000元/月起
上城区5000元/月起
拱墅区3500元/月起
上城区5000元/月起
临平区5000元/月起
上城区3800元/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