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日下午,杭州文仲中医医院病区收治了一位郁爷爷(80岁,化名),他从中医药大学附三院转来。初见患者,面具脸,肢体动作“僵硬”,智能减退。其子女代诉,郁爷爷行走不稳,已多次跌跤,有过“多处骨折”史。有腰痛和“压缩性骨折”……“中山医院”的出院小结上有一串“诊断名称”,中医诊断写的是“髓海不足”。
老年人往往“多病并存”,一人罹患“一串病”。从表面上看,很零散;是否有一条“主线”?询问病史中,家人否认患者有“脑外伤或脑卒中”史。一年前发现有“脑积水”,现已置入一根“内引流管”——引流脑脊液至腹腔(减压)。交通性脑积水多半是脑脊液的回流障碍→颅内压升高和脑干受压,导致双下肢肌张力增高。
陈跃主任曾在文仲医院门诊部接诊过一位老人,他意识清晰,行走不稳。走路时阔基步态,有点像“喝醉酒后”;之前,一直被认为是“帕金森病”。行脑CT平扫后发现,其第3脑室扩大,原因是“中脑导水管部分受阻”......
一病区至今住着一位张奶奶(77岁,化名),她年轻时是一位越剧演员,三十多岁时出现面部“白癜风”(一种皮肤自身免疫病),不得已改行做“财会人员”。退休后没多久,就出现了“智能减退”。再后来,出现双下肢肌张力增高、时有癫痫发作;脑CT平扫发现“脑积水”→癫痫发作。细究她的脑积水原因,是因为发生了“室管膜炎”(一种脑室内皮细胞的自身免疫病)→中脑导水管部分粘连,最终也在浙大二院接受了“脑室内引流术”。
回归至本文郁爷爷,是否也存在着类似情况?接诊医生问病史,其女儿否认有“药物过敏史”;虽有“腰痛”,但否认关节炎史;也否认皮肤病历史。现场的3位医生仔细查体,发现老人家的胸腹壁皮肤有“白癜风”;双手指皮肤“肥厚”;双踝关节周围皮肤有点类似“硬皮病样”改变。
翻阅出院小结,文字记录有“双肺小结节”;脑CT上有“多发性缺血灶、梗死灶”字样;相关的血清免疫学检查项目缺如。由此看来,普通的内科医生对“风湿免疫”这方面的意识不够强,相关知识也属“冷门”,具体表现为这方面的检查项目往往“缺如”;带给临床的影响就是“诊断名称”一串,缺少“内在关联性”。
以本文郁爷爷的“一串病”为例,按逻辑思路(由表及里)应是:易跌跤→双下肢肌张力升高(僵硬)→脑积水(颅压升高)→中脑导水管粘连→室管膜炎→风湿免疫系统性损害,以上“一串病”实为“一脉相承”(一只病)。
支持上述思路的现有证据有:①双下肢皮肤的“硬皮病样”(SSc)皮损:②脑CT片上“所谓的多发性缺血灶”(白质脱髓鞘改变?)。神经内科以外的内科医生,容易将所有的“低密度灶”均视为“脑梗”;这点类似于肺科以外的内科医生,容易将所有的“肺内病灶”均视为“感染”,殊不知“风湿免疫”(血管炎)在肺CT上的表现,酷似“肺炎”。
下一步,一病区医生组将完善(补全)上家医院留下的“缝隙”,具体包括:①抗核抗体(ANA)全套;②细胞免疫(TBNK)全套;③HLA-B27(强直性脊柱炎标志物);④尿微量蛋白测定,最终将上述“零碎诊断”整合成“统一诊断”,并为后续治疗拓展出“新空间”!
拱墅区3000元/月起
拱墅区7000元/月起
西湖区7000元/月起
上城区6700元/月起
上城区7000元/月起
上城区5000元/月起
拱墅区3500元/月起
上城区5000元/月起
临平区5000元/月起
上城区3800元/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