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中,四季与人体的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基于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可以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在人体中,五脏(肝、心、脾、肺、肾)与五行相对应,而四季(春、夏、长夏、秋、冬)则与五脏中的脾相对应。
(图片源自网络)
夏季在五行中属火,火旺则土(脾)受克。而脾属土,主运化水谷精微,是后天之本,负责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能量。夏季阳气旺盛,气候炎热,人体的阳气也向外发散,容易导致脾胃的阳气相对不足,从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此外,夏季人们往往喜欢吃冷饮、瓜果等寒凉食物,这些食物虽然可以解暑,但过量食用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同时,夏季湿气较重,湿邪容易困脾,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
阳气
SUMMER
"阳气"是中医术语,它代表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阳气是人体内的一种无形的、具有温煦、推动、防御、固摄等作用的能量。它与"阴气"相对,阴气则代表了人体内的物质基础和滋润、静止、凉润等作用。
阳气的主要功能包括:
1、温煦作用:阳气具有温暖身体的作用,是维持体温和身体各部位正常温度的必要条件。
2、推动作用:阳气推动血液和体液的运行,促进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3、防御作用:阳气具有抵御外邪(如风、寒、湿、热等)入侵的作用,保护身体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侵害。
4、固摄作用:阳气有助于保持身体的稳定,如固摄血液、精液、汗液等,防止它们无故流失。
5、气化作用:阳气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水液的代谢等气化过程,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
阳气充足,则身体强健,抗病能力强;阳气不足,则可能出现畏寒、乏力、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阳气的生成和维持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情绪管理。在中医养生中,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及通过饮食、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来调养阳气。
脾
胃
夏天养脾胃要做的9件小事
SUMMER
中医认为夏季是脾胃功能相对减弱的时期,需要特别注意调养脾胃和身体阳气,以保持脾胃的健康。
以下是中医推荐的夏季养脾胃的方法:
1、饮食调养:夏季应适当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冬瓜、西瓜等,这些食物具有清热解暑、健脾利湿的功效。同时,应避免过多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尤其夏季冷饮,冰淇淋、冰镇饮料、冰镇西瓜等,冷饮虽然能解暑,却也是脾胃的“大敌”!寒气侵入脾胃,轻则腹痛、腹泻,重则恶心呕吐。别贪一时之爽,适量享用冷饮就好啦!
2、饮食规律: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增加脾胃负担。
3、饮食搭配:合理搭配食物,如在食用寒凉食物时,可以搭配一些温性食物,以平衡寒热,保护脾胃。此外,夏季凉拌菜因营养保留度高、爽口等特点很受欢迎,但生蔬菜偏凉,不易消化,建议也要适当烹饪一下,让它们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即使在夏天,也要保证适量的主食摄入哦,让身体得到充分的能量支持。
4、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但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大量出汗,以免损伤正气。
5、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认为,情绪对脾胃功能有重要影响。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忧思、焦虑,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
6、药物调理: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适当使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如健脾益气的中药,如党参、白术、茯苓等。
7、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脾胃的恢复和功能的正常运转。
8、避免过度吹空调:夏季虽然炎热,但过度吹空调容易导致寒邪侵袭,影响脾胃功能,应注意室内温度的适宜。
9、注意保暖:夏季虽然热,但在空调房内或夜晚睡觉时仍需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露腰腹的服装适度选择!腹部是脾胃的“重灾区”,一旦受凉,很容易引发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拱墅区3000元/月起
拱墅区7000元/月起
上城区6700元/月起
西湖区7000元/月起
上城区7000元/月起
上城区5000元/月起
拱墅区3500元/月起
临平区4000元/月起
上城区3800元/月起
上城区4000元/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