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
资讯首页 康复知识 康复案例 机构介绍 养老资讯 护理知识 儿童康复 上门康复 专家团队 政策资讯 交流合作 疾病知识 白事服务

杭州文仲中医医院【官方动态】红豆薏米水真的能祛湿吗?中医教你祛湿小妙招!

2024-06-22 10:41:53 点击
杭州文仲中医院

杭州文仲中医院

收费: 3500元/月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石桥路538号

咨询:0571-86029959(床位预约帮助)

拨打电话咨询



现代人夏日里冷饮不离手、久居空调房,很容易导致湿邪入侵体内,“祛湿”便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在众多祛湿方法中,红豆薏米水因简单易制、口感宜人,被广大网友誉为祛湿神器。红豆薏米茶真的具备如此神奇的祛湿效果吗?中医所说的“湿气重”又是怎么回事呢?快来一起看看。


"湿气重"都有哪些表现?

中医理论里的"湿气重"指当人体内的水分代谢失衡,湿气无法正常排出时停聚体内的情况。中医认为湿是一种邪气,分为外湿和内湿。

外湿通常属于寒湿邪气,指由于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导致体内湿气过重的一种病理状态。外湿通常会出现关节疼痛、身体酸楚疼痛、发热等表现。

(图片源自网络)

内湿,又称内蕴湿邪,是指因饮食不当引起的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体内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内湿一般主要有以下7种表现:

01
肥胖,腹围过大。
02
胃口不好、腹胀腹泻,大便不成形。
03
油腻:面部出油,头发油。
04
身体沉重乏力,懒得动。
05
小便次数多,晚上起夜次数多。
06
腿肿,袜子痕明显。
07

口黏腻不爽、舌胖有齿痕,舌苔发白且厚。

外湿治疗遵循解表祛湿原则,内湿治疗则遵循健脾化湿原则。临床上两者可互相影响:外感湿邪入里伤脾,可导致内湿,而内里脾虚易招致外湿。


喝红豆薏米水能祛湿

现在网上流行的喝红豆薏米水祛湿,一般并不推荐。因为这道茶饮里的“红豆”多为红小豆,并不具备祛湿的效果。

真正具备祛湿效果的是赤小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赤小豆“甘酸,平,无毒。主下水,排痈肿脓血”。这里的“下水”指的是促进水液排泄,所以有“祛湿”之效。赤小豆入药需发芽,市面上几乎没有。此外,赤小豆与红小豆亦需鉴别,两者都是红色,赤小豆扁长,红小豆圆润。

(图片源自网络)

薏米,在中药里称为“薏苡仁”,味甘,微寒,无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薏苡仁与草珠子非常类似,但薏苡仁偏小。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大小,大的可能是伪品。

买到真材实料的赤小豆和薏米,煮茶饮之确实能祛湿。但此方整体偏寒,单服本方不但湿去不掉,还会伤阳气。


想祛湿生活中要注意这些

中医理论认为,湿邪偏上偏表者,宜微汗发之;湿邪滞于脾胃者,宜芳香化湿、苦味燥湿,或健脾除湿;湿邪偏下偏里者,宜从小便利之。

(图片源自网络)

此外,还须审其寒化或热化的倾向,分别采取温化与清利。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01
居住环境

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应保持居住环境的干燥,经常开窗通风,避免穿堂风。

地板湿气:地板的湿气比较重,体内有湿气的人不能躺在地板上睡觉。

02
日常习惯

洗澡后擦干身体:洗完澡后要把身体擦干,头发也要用吹风机吹干,尽量不要湿着头发外出吹风,更不要湿着头发睡觉。

晾晒衣物和被子:如果经常不晒被子,难免会吸入很多的潮气。因此,应多晒被子,床单被罩也要经常更换。

体育锻炼:多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做瑜伽、爬山、散步等有氧运动,让身体多出汗。注意运动时间一般在30分钟以内。

避免不良习惯:避免经常熬夜、过度劳累和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 以免加重体内湿气。

03
饮食调整

不可食用易产湿的食物:体内湿气重不可食用易产湿及易伤脾的食物,如大鱼、大肉等。

避免寒凉食物:脾为中焦,其喜暖,经常食用冰镇食物如冰棍、冰啤酒等,对脾有一定伤害。

少吃黏滞食物:湿性食物如黏面、年糕、黏米易产生湿气,且不易消化,因此需少吃。

多吃健脾食物:可以多吃山药、薏米等食物,有助于健脾祛湿。

04
其他辅助方法

拔罐和艾灸:通过拔罐和艾灸等中医传统疗法,也可以有效地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


用微信扫一扫,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