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
资讯首页 康复知识 康复案例 机构介绍 养老资讯 护理知识 儿童康复 上门康复 专家团队 政策资讯 交流合作 疾病知识 白事服务

杭州文仲中医医院【官方动态】老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日渐消瘦......元凶竟是球麻痹

2024-07-23 12:53:39 点击
杭州文仲中医院

杭州文仲中医院

收费: 3500元/月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石桥路538号

咨询:0571-86029959(床位预约帮助)

拨打电话咨询

会 | 诊 | 治

7月2日上午,陈跃主任按计划来到文仲中医医院三病区进行教学查房。熊成主任提供了一例“营养不良”的案例:94岁的陈爷爷,因“长期消瘦、反复咳嗽、咳痰”入住三病区。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陈爷爷营养不良呢?为找到陈爷爷的病因,陈跃主任和熊成主任等6名医师来到他的病床边,开始了“病因诊断之旅”。

Q1

现场只为“取证”

首先,进行的是询问病史、查体环节。这一“环节”是现场勘察旨在收集“证据”(蛛丝马迹),尽管“信息碎片化”,但务求保证“真实性、客观性”。

陈跃主任注意到陈爷爷的右手指甲盖“混浊”——失去光泽(银屑病甲)。后查看他的双侧胫骨前皮肤,有红斑、皮肤色素“脱失”。皮肤是“内脏之窗”,由此怀疑其内脏“有问题”。

追问老人家,发现他有“过敏性鼻炎”史——吸入“柳絮、花粉”类会剧烈咳嗽、喘息。熊主任一直纳闷患者的肺CT所见:①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②双肺野有散在“小结节”;③纵膈窗有见淋巴结数目增多,这就是传说中的“肺结节病”(一种肺肉芽肿病变)。


Q2

难在“构建思路”

而后,进入“第二程序”——构建“思路”。证据已“呈现”一地(散乱状态),能否将其“有机组织起来”,形成支持诊断的完整“证据链”?

熊主任查阅电脑后补充道:陈爷爷的IgA、lgG高于正常值,ANA(抗核抗体)阳性。至此,陈爷爷的整个“病情思路”已“浮出水面”。患者之所以“瘦骨嶙峋、反复咳嗽、咳痰”,因“吞咽功能障碍”→呛咳、误吸→进食心理障碍→PEM(蛋白质-热卡不足性营养不良)。

Q3

答案“呼之欲出”

在一病区,还住着一位曾经也营养不良的96岁钟爷爷。他刚入院时也是“瘦骨嶙峋”,反呛、吞咽困难。由于不愿多进食(怕呛),导致重度营养不良……

后来经取证和构建思路,弄清楚了患者是一位过敏体质者:其大脑半球有“多发性硬化症”(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病)→双侧型“假性球麻痹”,迄今仍“婉拒”鼻胃管。

回归至本文陈爷爷的病情,其“吞咽困难”的背后是“球麻痹”。“球麻痹”背后的病因则可“上溯”至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病变”。

构成上述“思路”的主要证据有3点:

客观的“银屑病甲”;

自述的“过敏性鼻炎”史;

之前的ANA(+)和肺CT所见。


Q

4

好高骛远,难成“硬技”

在“风湿免疫大背景”下审视陈爷爷的肺CT、肺结节所见,“思路”很丝滑地“串起”了第一环节的散乱“碎片化证据”,答案已“呼之欲出”。这是一次完美的“逻辑演绎”,前后用时不过15分钟时间。

我们常讲,目力到达不了的地方,“想象力”可以到达。陈跃主任再添一句,AI想不到的地方,人脑可以抵达!

“思路”这东西,看似有点天马行空、飘忽不定,但它来自于大量的平凡实践,是一种基于高质量实践的第六感觉(直觉)。陈跃主任认为,技能的“铸就”不是靠“流动”,而是靠“扎根”——“钉”在病房里,管好自己的病床,久久为功。若是站这山望那山高,则永无“登顶的一天”!


用微信扫一扫,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